close
人家常常說:台北有很多展覽,要趕快去看喔!
但是,這麼多的演講和展覽...
觀看者,真的知道自己在看什麼嗎?
這種觀賞,莫非只是時代性的參與?
一種急於與社會同步
一種珍惜看見稀有之物的感受
而成為這個時代與地區的人的共同記憶
忘記誰說,你所看見的即意義本身
但這個意義除了來自於主體感受經驗共同構築
也來自於客體本身以及歷史共夠的價值
如果,以上都不懂的話,
那我們就這樣說好了....
有人說:因為梵谷畫的很好看阿!所以要去看!
米勒、安笛沃禾、梵谷...這麼多億藝術展覽...
有多少人知道自己所凝視的是什麼嗎?
而如果只是圖像本身的經歷與觀看
那麼真畫與仿畫的意義將模糊,也不需要去看展了
藝術本身的價值與社會科學思想緊扣
作品往往是歷史革命的牽引與見證
梵谷是的表現主義先驅,
表現主義來自於寫實主義的危機
因為相機的普及,引發了畫家真實再現的危機...
藝術家們思考,寫實主義的再現真實與美的意義
而我們所看見的究竟為何物?
因此 表現主義 不注重刻畫真實,而在於感覺的記錄
當我們看著向日葵,被勾起的究竟是什麼?
Gadamar也問,當藝術作品可以被自由解讀時...
作品本身的規範性何在?
藝術應該是
觀賞者與作品凝視當下的感受 才稱之為藝術
不在作品本身、也不在觀賞者的自由解讀
在於與作品的互動 或是稱之為paly!
寫了這麼多囉唆....
我只是有感於趕場去看「藝術」的人們.......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