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原來如此阿!為什麼我以前都不懂呢!」
有這頓悟和感嘆是最近的事情....
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,
最近的讀本和過去所學,猛然的有串在一起的感覺!
我感嘆:「讀書,真的是需要累積的!」
當對一個核心概念進行理解,
有時候甚至是建立在其周遭概念的體悟上!
原來知識與知識之間是這樣的川流不息、相依相生,相斥卻又相承
就好比最近黃老師或馮老師都在提的「辯證關係」
這種:對立又統一的矛盾關係
上上學期,誤打誤撞的修了詹詹的科學哲學,
跟典範、實證、邏輯、客觀、科學打了一學期的交道。
記得滿玉學姊對我說:這課真的很重要!
還記得我附和的點點頭
然而,在我結束這堂課之後,我仍不知這些所學與我之間的延伸與關係...
我想:會不會白上這堂課呢?
我安慰著自己:「也許因為我是喜歡質性研究吧!」
這學期,不知是巧合還是怎的....
資社課黃老師談起Heidegger,談起資訊社會中人的存有
「ontic」實務的、科學客觀的 vs.「ontologic」存有論、存有學
兩者就成為老師不斷概念區分的重點。
隔了一堂課,老師又談起社會學預設的世界關係
從形式邏輯到Max辯證邏輯,再推到Gimmel和Goffman
而我對「存有」與「辯證思維」的理解,
更是架構在科哲所談論的客觀主義上~
這種知識參照理解的經驗,我以前很少有~(也不知為何少有)
但是真正引發我這次感嘆的是這兩週的教育倫理學
我們正在讀Palmer的
他論及我們使用了所謂的客觀來認識世界,
帶來的理解卻是一種疏遠和四分五裂的...
教育現場充滿的恐懼文化和破碎的世界觀
雖然作者不是否定「客觀知識」存在的意義,
只是強調求知的過程中,當我們在與世界建立聯繫時,
應加入更多的愛,以共存共生的想法取代控制。
隨後,Palmer便要求我們用辯證的思維來重新認識世界的關係。
文本影射的是早期實證主義下的客觀思想
以及背後預設可以對世界全知的科學希望
(不過後現代的科學思想已經走向複雜科學了!)
還記得小學妹們說,好抽象喔!
我回憶起我閱讀的過程,
我不敢說我全然的理解,但我讀起來並沒有那麼吃力~
我站在科哲上,對「客觀」有一番詮釋
加上,之前資社對形式邏輯和辯證的理解,來理解教育倫理學~
以前少有這樣的經驗,
是因為我都沒有把他們參照嗎?
總覺得,
我最近應該再重新閱讀一下質性研究的書
我想,我應該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詮釋....
然後在某一個字裡行間的段落,大喊「なるほど(na ru ho do) 」!!
- Apr 15 Fri 2011 03:25
なるほど(na ru ho do) 原來如此!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